“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”“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”……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“着力扩大国内需求”作为明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,并敲定了具体路线,包括“支持住房改善、新能源汽车、养老服务等消费”“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”等。
业内专家指出,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巨大内需潜力是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。我国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空间大、后劲足。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,持续挖掘释放内需潜能,将为经济稳中提质注入更多动能。
(相关资料图)
把消费摆在优先位置
当前,总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,如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备受关注。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任务时,将“着力扩大国内需求”摆在首位,并特别强调“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”。
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接受新华社等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,针对这几年受疫情影响,老百姓收入增长放缓、预期下降,不敢消费、不便消费,存钱避险倾向上升的情况,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,采取强有力措施,增强消费能力,改善消费条件,增加消费场景,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。
在具体举措上,会议提出,增强消费能力,改善消费条件,创新消费场景。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,支持住房改善、新能源汽车、养老服务等消费。
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
除了消费,会议还强调,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,加快实施“十四五”重大工程,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。
“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。”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、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,传统基建投资方面,主要涉及交通、能源、水利、物流、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,未来边际增量主要表现为:推进“6轴7廊8通道”主骨架建设,推动打造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世界级机场群;积极推进配电网改造和农村电网建设等方面。此外,加快推进制造产业升级、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未来稳投资的重点。
“会议对扩大有效投资作出部署,释放了固基建、补短板、增强链的积极信号。”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认为,下一阶段,交通、水利等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保持较高的投资热度。此外,新基建、新能源和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投资有利于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,市场投资潜力将加速释放。
供需两侧协同发力
值得一提的是,会议提出“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,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,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”。
“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外部冲击、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,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。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有机结合,可以实现需求牵引供给、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。”高瑞东说。
上述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指出,当前经济工作中有很多领域,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的结合点,既能够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,又有利于扩大当期需求。 据新华网
Copyright @ 2015-2022 华中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京ICP备12018864号-26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