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为确保检察机关依法用权,跟踪落实好“法润民心”社会服务质效,规范对社会服务全程的监督管理。官渡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创新人民监督员监督形式,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,有效防止“虚假服务”、“敷衍服务”现象的出现,保证社会服务工作的质效。
4月14日,官渡区人民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到官渡区石井社区,对三起轻微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,进行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现场监督。
为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、认罪认罚从宽及少捕慎诉慎押的司法理念,从更利矛盾化解、社会治理,提升司法效能,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出发,官渡区人民检察院自2021年起积极探索“认罪认罚相对不起诉社会志愿服务”,打造“法润民心”检察品牌,推行轻微刑事案件拟不起诉人员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机制,形成“处罚、教育、宣传、普及”全链条社会治理模式,减少社会对抗。至今已有500余人参加志愿服务,认罪认罚案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,既节约了司法成本,又让刑罚的惩戒和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彰显。
犯罪嫌疑人参加社会服务机制,是检察工作与社会治理有机融合的有益探索。一方面,通过依法依规刑事不起诉裁量权,推动案件办理繁简分流;另一方面,从社会公共利益角度出发,对轻刑案件的科学化、人性化办理,倡导修复性司法理念,不仅考虑对犯罪嫌疑人应追究的刑事责任,同时,也兼顾预防治理、教化规劝,帮助被不起诉人去标签化和再社会化,使刑罚实施充满司法关怀,更好传递检察温度。官渡区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+“法润民心”的监督方式,进一步确保检察办案实现“三个效果”最大化,彰显检察机关在社会治理中的智慧和力量。
掌上春城记者:苏昊
责编:谢春梅
编审:符亚丽
终审:周晓雪
Copyright @ 2015-2022 华中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京ICP备12018864号-26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