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们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,在生活中是经常可以看到的,并且在中国的不同区域都有种植,种植面积是比较大的
【资料图】
1、稻 稻即水稻,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,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。秆直立,高0.5-1.5米,随品种而异。稻是亚洲热带广泛种植的重要谷物,中国南方为主要产稻区,北方各省均有栽种。种下主要分为2亚种,籼稻与粳稻。亚种下包括栽培品种极多。以成熟颖果入药。味甘,温。和中消食,健脾开胃。 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。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,主要在亚洲、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。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三位,低于玉米和小麦,但能维持较多人口的生活。
2、黍 黍去皮后称黄米,比小米稍大,煮熟后有黏性。是一年生草本植物,叶线形,子实淡黄色,可以酿酒、做糕等。一年生草本植物,叶线形,子实淡黄色。
3、稷 稷指粟或黍属,中国古老的食用作物一说为不粘的黍,又说为高粱。
4、麦 麦即是小麦,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,是单子叶植物,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,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,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、馒头、饼干、面条等食物;发酵后可制成啤酒、酒精、白酒(如伏特加),或生质燃料。 小麦富含淀粉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矿物质、钙、铁、硫胺素、核黄素、烟酸、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。
5、菽即豆,而五谷中所指的菽并不是所有的豆,而是大豆。大豆在周代被称作菽,秦汉以来才称为豆。
五谷这一名词的出现,标志着人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分类概念,同时反映当时的主要粮食作物有五种。 关于“五谷”,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,最主要的有两种:①指稻、黍、稷(粟)、麦、菽(大豆)。②指麻(大麻)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。五谷这一名词在当初创造的时候,究竟指的是什么,没有留下记载来。
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解释,是汉朝人写的。汉人和汉以后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:一种说法是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(即大豆);另一种说法是麻(指大麻)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。这两种说法的差别,只是一种有稻而没有麻,另一种有麻而没有稻。麻子虽然可以供食用,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纤维来织布。
谷指的是粮食,前一种说法没有把麻包括在五谷里面,比较合理。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,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,稻是南方作物,北方栽培的有限,所以五谷中有麻而没有稻,也有可能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“凡候岁美恶”(预测年岁丰歉)下面所说的作物,就是麦、稷、黍、菽、麻五种,属于后一种说法。
大概因为这些原因,所以汉人和汉以后的人对五谷就有两种不同的解释。 两种说法结合起来,就得出了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、麻六种作物。战国时代的名著《吕氏春秋》(公元前三世纪作品)里有四篇专门谈论农业的文章,其中“审时”篇谈论栽种禾(稷)、黍、稻、麻、菽、麦这六种作物的情况;“十二纪”篇中说到的作物,也是这六种。
很明显,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、麻就是当时的主要作物。所谓五谷,就是指这些作物,或者指这六种作物中的五种。但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,五谷的概念在不断演变着,现在所谓五谷,实际只是粮食作物的总名称,或者泛指粮食作物罢了。粮食作物的统称。“五谷”之说出现于春秋、战国时期,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。
但解释却有不同,一说是黍、稷、麦、菽、稻;一说是黍、稷、麦、菽、麻。这二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麻的有无,之所以出现分歧,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,“百谷”、“六谷”和“九谷”说的存在就是一个明证,而各地的作物种类又存在差异所致。“五谷”说之所以盛行,显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所致。
因此,笼统地说来,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。
板栗富含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,还能补允钙、磷、硫、铁和镁等,板栗还是人体摄入蛋白质的来源,比其他坚果的脂肪含量少,同时还含有维生素E、提高抵抗力的维生素C、所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(β-胡萝卜素)等,每100克板栗的热量约为200卡路里,这总味着,一大包烤板栗的热量与一顿主食的热量相同,所以,正常进餐后不建议再吃板栗,以防止长胖。板栗因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,可以代替粮食,被人们称为“木本粮食",但其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粮食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华中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京ICP备12018864号-26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