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莫言说:“不要去给人提建议,不要去给亲戚朋友出谋划策;对了别人不会感激你,错了反而全怪你;好为人师其实也是一种炫耀,是在告诉别人他不如你,最后你帮的人反而会更加讨厌你。”我们常常在亲友之间分享经验,以助其渡过困境。然而,是否每次的“建议”都是出于纯粹的善意?莫言的话提醒了我们,不是每一次的帮助都会带来感激。一个建议的成败,往往取决于多种因素,而不仅仅是这个建议本身。而当一个建议起作用时,大多数情况下,接受建议的人很少将成功归功于给出建议的人;反之,如果建议未能起到预期效果,提建议者往往成为背锅的“罪人”。如古人所说,“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”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,我们的建议不可能始终准确。但为什么我们仍然如此热衷于为人出谋划策?莫言揭示了这背后可能的原因:“好为人师其实也是一种炫耀”。深入思考,这种“炫耀”真的是一种贬义词吗?或许,它更多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交需求,一种展示自我的机会。但当这种展示超越了对方的接受范围,它就可能变得令人反感。尼采说:“人们给出建议,大多是寻求自己的快乐,而非对方的好处。”这种建议背后的自利之心,可能并不是人为,而是出于人类天性。真正的善意,是不期待回报的。而我们给出建议时,有时可能期待对方的感激,或是对自己的肯定。这种期待,往往与真正的善意相悖。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完全放弃提供建议。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言:“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善举,是理解而非教诲。”我们可以为他人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,但最终的决策权应交给他们自己。如果我们真心希望帮助他人,最好的方法是问清楚对方是否真的需要我们的意见。这样的提问,本身就是一种尊重。生活中,我们都会遭遇困境。这些困境需要的不仅仅是他人的建议,更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。古人云:“言者无罪,闻者有意。”当我们倾听他人的困境时,最重要的是用心去听,而不是急于给出建议。但当我们确实想要分享经验时,也应确保这些经验真的对对方有所帮助。毕竟,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特的,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。有时候,真正的帮助是让对方自己去探索、去体验。正所谓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”给出一个方向或思路,比简单的答案更有价值。真正的智慧,不仅在于给出建议,更在于如何、何时、给谁提建议。善于沟通,善于倾听,是每个人都应该培养的能力。莫言的这段话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哲学。他告诉我们,真正的友情与关心,并不是用建议来衡量的。在这个繁忙的世界里,让我们更加珍惜与他人的每一次交往,更加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。真正的帮助,是基于理解、尊重和真心,而非简单的“建议”。Copyright @ 2015-2022 华中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京ICP备12018864号-26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